近日,登记四川某小学的家长焦虑一则入学面试通知引发热议:家长要带上学历证书。难道家长的信息学历会影响孩子上学?对此,家长和校方都发表了看法。避免
尽管校方对要求家长带学历证书作出解释,公平声称此举只是登记进行信息登记和日后开展活动所需,并不影响孩子招生面试的家长焦虑成绩,但依然无法消除家长们基于“拼爹游戏”所引发的信息公平焦虑。既然入学面试以孩子综合能力作为评判标准,避免跟家长学历高低并无实质性联系,公平让家长拿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给予登记,登记让人不免产生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家长焦虑疑惑。相反,信息形式上的避免学历信息登记与事实上存在的学历差异,很可能成为影响招生公平的公平诱因。
家长们的质疑当然不无道理,从招生公平性的原则来说,孩子参加入学考试应极力避免受到家长身份、学历等因素的影响。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中,难免因学历和身份不同,在好恶和判断上出现较大差异,进而采取区别性的态度。通常来说,身份地位和学历较高的家长,获得的好感度和关注度较多,反之亦然。虽然不能认为父母学历高的孩子在入学时会受到优待,低学历的家长可能会受到歧视,但若无法杜绝和预防此种行为的发生,即便是低概率事件,也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。
现实生活中,家长对孩子获取教育资源的影响广泛存在,某些潜规则也有损教育公平。几年前,个别地方的幼儿园启动报名时,无论是现场填写报名表还是实行网络登记,诸如“父母职务”“家长特长”等选项,让家长们感到了无形的压力。类似做法几乎成为一种常态,远远超过了对家长基本情况登记的范畴,如细化到包括职业、工作单位、职务、兴趣爱好、专长特长等。这些登记表面上是为了详细了解家长基本情况,精准施策做好家校互动,从而更好实现对孩子的教育。但实质上,如此详细的信息登记对隐私保护缺乏尊重,为学校和部分老师采取区别对待埋下了伏笔。
在孩子入学择校方面,“拼爹现象”践踏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底线,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。为了确保教育公平,就近入学政策的推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,“择校热”也得到了极大降温。不过,隐性资源利用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,不可能短期内得到根本消除。受孩子父母的身份、学历和职务等影响,对孩子区别对待和重点照顾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。此种背景下,登记家长学历的做法,会引发外界对教育公平的焦虑,对此举的必要性予以质疑。
家长学历与孩子入学不相提并论,应该成为一种共识。同时,在具体的招生入学操作过程中,应当坚持审慎性原则,以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,从严遏制暗箱操作的空间。除了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更加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外,还需要在家长和社会监督下促使学校严格执行,对违规者给予应有的惩戒,让整个招生过程更加公开和透明。
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近日,教育部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,全国共认定801门课程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。其中,本科教育课程690门,安徽有5门课程入选;专科高等职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)近年来,面向居家办公人士及学生一族的家用打印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。近日,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20台家用打印机开展比较试验。结果表明,激光打印机样品的打印速度普遍高于喷墨 ...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)近日,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1年第45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。抽检结果显示,有4批次样品不合格,涉及手工花椒锅巴、可特薯片等产品。据了解,本次抽检信息涉及15大类 ...
据教育部网站消息,2023年7月24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实施“双减”两周年之际,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正式上线。通过搭建起“部门监管服务、机构合规运营、学生家长放心”的校外培训监管 ...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桑庆莹 记者刘浩)近日,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第49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。抽检结果显示,1批次咸蔬菜沙拉蛋糕不合格。据了解,本次抽检信息涉及6大类食品,包括糕点、淀粉 ...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)儿童桌椅外角未经倒圆处理易撞伤、间隙太大易卡手指……近日,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1家企业和2个网络交易平台销售的儿童桌椅进行了监督抽查。结果显 ...